联系站长! 傻子-跸西blog 傻子-跸西微blog
顶部

底部
Feed on
Posts
Comments

信息交流效率决定人类发展速度
——谈《第三次工业革命》和“李约瑟难题”

几个月以来一直在学习智能化、机器人和三维打印方面的知识,常常掩卷深思,这智能化的结局也挺可怕的——上帝创造了人类(碳基生物),当人类自己能造人的时候,上帝就变成了一个符号,可以休息了;人类创造了机器人(硅基生物),那么当机器人自己能够造机器人的时候,是不是人类也该休息了?
曾看到各大媒体都纷纷推崇《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于是买来一读,阅毕顿开茅塞,原来书中已经给人来的未来做了规划!那就是,经过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人类的生产方式将从集中式金字塔指令模式变为分散式扁平网状智能模式,能源供给充足,物质极大丰富;人类的生活方式将从“活着为了工作”变为“活着为了玩乐”,人人按需供给,社会趋于大同,那将是何其幸福的时代啊。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容不少,但总体上有些拖沓,部分章节像回忆录或新闻采访似的,大段大段的文章与主题关系不大,几乎可以忽略。网上曾有牛人将其精华总结为几句话,倒也精辟(参见附件1)。这里重点引用一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要旨: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将再次出现——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基础设施。在具体阐述时,书中过于着重描述当前的可再生能源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而对前两次工业革命中通信技术与能源的关系则一笔而过。为此,本人特疯狂百度数千年来的人类及工业发展资料,结合自己对思想交流、信息化、智能化进程的研究,对信息技术革命、能源革命及三次工业革命的关系深入解读,并由此为破解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即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详见附件2)找到了重要依据。

信息交流有多重要?

俗话说:“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而后者与前者相比绝非简单的叠加,“人多力量大”的关键在于思想交流碰撞耦合后诞生的新思维,这正是人类进化的动力源泉所在。
百度上对“交流”这个词语的解释是“相互沟通,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简单的说就是“交换思想”。交换思想的模式不外乎以下三种:一对一,如两人商量事情;一对多,如老师给学生上课;多对多,如多人召开会议研讨(典型如头脑风暴”)。多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效果绝非简单的加法关系,而是乘法甚至指数的关系,因为多人中任意两人的交流结果都可能作为第三人的参考而孕育出新的火花,而新的火花可能又会与产生源的思想发生碰撞并逐代延续、归去复来,无数次碰撞后会产生出最优成果。整个过程的实质就是科学界的“多事件链式反应”(即事件结果包含有事件发生条件的反应),就像化学中的多催化反应、经济学中的金融危机,比铀核裂变的单事件链式反应要复杂得多,起初你根本预料不出结果会怎样。
通常人类历史记录下来的多是伟人的事迹,但在历史长河中伟人们只是巨大冰山的水面以上部分,水面以下的人民大众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力量。纵观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无一不是在前人经验基础上的提炼升华,再加上群体智慧的结晶。古代由于信息交流工具的限制,一项重大发明的产生常常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得到应用(这一点颇似动植物遗传学研究受到的生长周期限制),再经过漫长的陆路运输(如丝绸之路)或海路运输才能传播到其他地方,在传播过程中还能不断得到改良、提升,获得前文所述思想交流的同样效果,只是时间漫长得多。从近代到现代,随着信息交流效率的提高,各种重大发明的数量也呈指数态势增长,时间跨度缩小至以年为单位,空间范围可瞬时覆盖全球,由此造就了现代文明。

文字的出现和传播孕育了伟大的工业文明

诗云:“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除了会制造工具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交流方式的多样性和高效性,尤其是文字的诞生。
上溯至远古时期,人类最初的交流方式以手势为主(包括眼神、表情等),叫声为辅,一般需要在可看清的范围内才能实现交流,且表达内容有限;而毕竟能看清的可视距离不足百米,特别是在恶劣天气和遮蔽物较多的环境下效果大打折扣,交流效率相当低下。
不久人类进化出了语言,表达内容比手势多得多,更加细化。语言通过声音传播,交流进一步扩大为可听见的范围,特别是在有遮蔽物的情况下能够交流,这是一个小飞跃。语言交流仍受到空间限制,不能太远,一般而言超不过千米,而且还与个人嗓门和环境噪音相关,在信息传播时口耳相传常常会失真甚至以讹传讹,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再后来,人类终于诞生了文字,较之语言有了更大的稳定性,于是交流范围一下子突破了空间的界限,这是一个大飞跃。文字作为媒介的载体,传播时具有相对稳定、可移动特质(比如写在树皮上),使信息交流的准确性和传承性大为提高。
世界上的文字诞生之初均为象形文字(如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中国的汉字作为象形文字的代表一直传承至今。原始文字大都复杂而繁难,只有职业文人用毕生精力来学习,方能够掌握。据说中国秦朝以前的古篆文,写起来相当困难,更不用说传播了,因此很不利于交流,直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形成小篆之后才有所改观。
随着文字的不断演化,人类最平凡也最伟大的发明——字母诞生了。原始象形文字都是在不同的地点各自独立创造的,字母则不然,它是在一个源头成熟以后,再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的。英文字母并非是由英国人创造的,而是在约3500年前由腓尼基人基于商业需求而发明的(详见附件3)。腓尼基是古代一个城邦国家,位于地中海一带叙利亚沿岸,西临地中海,东倚黎巴嫩山,北接小亚细亚,南连巴勒斯坦。由于腓尼基地处西亚海陆交通的枢纽地区,受自然环境限制缺乏农业和畜牧业,所以其航海和商业特别发达。腓尼基人常年出海,没有功夫十年寒窗学习繁难的楔形文字,迫切需求简单的记账文字来促进交流,于是发明了字母,完成了文字从具象到抽象的重要跨越。后来,他们把极为有用的22个字母传到了希腊,希腊人经过增减定下了24个字母。英国人是在罗马人之后学到这些字母的,他们又增加了J、U和W,最终形成今日的26个英文字母格局。中世纪时,拉丁字母基本定型,后世西方文字(当然也包括英文)都是由它演变而来。由于易学便用,字母受到了一切需要文字的民族的欢迎,扩大了受教育人群,提高了群体智慧的交流跨度和频次。
在文字演化的进程中,重要性堪与字母比肩的就是数字了,但比字母的成熟时间要晚得多(参见附件4)。早在腓尼基人发明字母的年代,即公元前1500年,中国的商代就开始用算筹计数了,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00年)趋于成熟。中国古代的算筹记数法是十进位制的,这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比古美洲玛雅人的20进位制、古巴比伦人的60进位制要简洁方便得多。由此可以推断,应用十进制算筹计数法的中国古代数学,有力促进了重大发明创新的形成,继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在世界通行的阿拉伯数字也是十进位制的,但并非阿拉伯人发明,而是源于公元3世纪的古印度笈多王朝(以0的出现为标志),到公元7世纪被阿拉伯人掌握后从巴格达传播到欧洲,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此后欧洲人将阿拉伯数字现代化,到15世纪时在西方开始全面普及。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正是由于阿拉伯数字的简便易学,才使得数学在西方能够成为一门学科并大范围传播,从而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大约是公元13至14世纪,由于中国已经习惯使用算筹计数法,写起来也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中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20世纪初,随着中国对国外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中国才开始慢慢使用,但这时已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尾声了。
演化出数字和字母的文字虽然使人类文明跨越了一大步,打破了空间界限,但仍受到时间的限制——毕竟文字的传播速度受到媒介的制约,一方面获得或制造不易(比如羊皮纸、抄写等),且多为孤本难以迅速大量复制;另一方面因保存时间有限会造成传承断裂,此外媒介传递的长距离运输还会产生损耗造成知识的扭曲变异(如飞鸽传书、邮驿、邮递过程中受到风吹雨淋或海水侵蚀等);特别是当时文字的交流有着先天的“单工”特点(即传播与反馈是两条线且周期漫长),所以在文化的传播效率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不足。那么怎样才能通过文字使知识迅速而广泛传播呢?到了这个时点,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纸张和印刷术的普及了。

造纸术、印刷术和煤炭应用共同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

世界上最早的纸是埃及的纸莎草纸,而欧洲中世纪则普遍使用羊皮纸,这两种纸张均由于原料单一,导致改进余地有限,特别是后者,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材料的限制导致范围极其狭小。
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期已经发明了纸(包括丝絮纸和作书写用的缣帛纸等),到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纵观古代各类“纸”,只有植物纤维制造的“蔡侯纸”对世界造纸业的发展及人类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其基本工艺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造纸术在公元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后又经埃及、西班牙传到欧洲的希腊、意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开始造纸,建立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此后,法国(1189)、意大利(1276)、德国(1391)、英国(1494)、荷兰(1586)、美国(1690)都先后建厂造纸。到16世纪,纸张已流行欧洲。纸的发明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中国隋唐时期,人们把刻制印章从刻石上拓印文字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代留下的《金刚经》,精美清晰,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公元868年)。到了北宋时期,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细质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改进之后的印刷术叫做活板印刷术,虽然原理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中国的雕版印刷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阿拉伯,11世纪以后又由阿拉伯传到欧洲,12世纪左右传到埃及,到14至15世纪伴随着造纸术传播到了欧洲。1456年,德国人谷登堡创制了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首次用金属字模活字印刷了《圣经》,标志着西方印刷术的成功应用。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较高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被誉为“思想的炸药”。印刷术的普及产生的效应有三:一是给予人民大众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增加了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二是推动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促进了知识分子阶层的产生,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三是加速了科技文化的传播,影响了西方科技革命的广度和深度。
工业革命的发生,光靠科学技术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充足的能源,这就必须提到第一代化石能源——煤。据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煤和使用煤的国家,在古代的《山海经》中就有论述。欧洲有关煤炭的记载最早是在公元315年,13世纪以后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炭(与造纸术、印刷术的应用几乎同时)。煤炭作为能源的主角地位长期存在,其用途不仅仅是取暖,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炼铁,从而为工业的源头——金属机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在十五世纪纸张和印刷术的推动下,与煤炭这种当时唯一的能源有效结合,经过两个多世纪的不断积累完善,使改变世界的科技发明屡屡出现,终于促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1765年,英国人哈格里沃斯发明了以自己女儿名字命名的珍妮纺织机,使手摇纺车从1人纺一、两个锭子,增加为1人同时纺织8到18个锭子,极大提高了纺织工的劳动生产率,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拉开了序幕。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纺织业并非偶然,而是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一方面是在满足食物果腹的“吃饱”需求后,人类马上需要的就是“穿暖”和“美丽”需求;另一方面是纺织业的原材料——体积大、重量轻的棉花非常有利于航海运输,方便资本家们寻找成本洼地作为殖民地来掠夺剩余价值。纺织业的逐渐形成对动力来源产生了迫切需求。
1774年,英国人威尔金森发明了镗床,最初用于军事用途的炮筒内膛加工,后来很快被英国人瓦特应用在改进后的蒸汽机汽缸内孔加工上(因此可以说机床就是为工业革命而生的),于是1784年蒸汽机(外燃式,靠锅炉烧煤驱动)诞生了,主要用做纺织机的动力,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蒸汽机运行时,煤作为唯一的化石能源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再通过蒸汽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机器,但由于动力传输距离有限,仍处于能源的单元化应用阶段,即只能是就地产生、就地使用。
到了1797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了带刀架的车床,使金属零件的外圆表面加工效率有了质的提高。至此,作为传动动力最适合的、最节省空间的、单位体积传动效率最高的圆形零部件(轴盘套)的加工技术关键全部解决,机械制造进入迅猛发展期。1807年,美国人富尔在轮船上安装了蒸汽机,结束了帆船时代;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在火车上安装了蒸汽机,开启了陆路运输新时代;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发明了自行车,这种新的近距离便利工具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交流和发展。在这一系列变革进程中,机器力稳定替代了包括人力、畜力、水力等自然力,大量的手工业者逐渐转变为工人身份,生产资料也由原来的手工业个人分散持有向资本家手中集中,资本主义随之萌芽。
在18世纪的最后一年,即1799年,英国人伏特发明了直流电池,给第二次工业革命埋下了伏笔。

电信技术、电力技术和石油应用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

直流电池发明以后在工业领域并未大面积应用,但在通信领域却迅猛发展。1835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实现了文字的远距离实时传输(幸好西方的文字是26个字母而非中国的上万个汉字),大幅度缩短了交流周期;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实现了人类留住影像的梦想。1843年,英国人贝恩发明了传真机,实现了图形的远距离实时传输,虽然当时并未广泛应用,但在20世纪中期开始迅速在全球普及(1901年相片传真诞生);1876年,英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实现了语音的远距离实时交流;1877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实现了人类留住声音的梦想;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一步跨越了从有线到无线的障碍,实现了声音的一对多广播,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1929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实现了图像的一对多传播,使信息传播更加丰富和立体化。
再看工业领域的变化。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开启了电气时代的开端;特别是1882年美国人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使电的远距离传输和使用成为可能,由此在能源材料“煤炭”与产生结果“动力”之间增加了“电”这个媒介,煤炭由原来的直接驱动动力变为产生电力(即火力发电),同时水力发电也藉由“能源可远距离传输”的好处而迅速发展起来。
煤炭退居幕后主要用于发电之后,石油作为第二代化石燃料走上了历史舞台。石油的发现也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据说除了照明、取暖以外,还用来盖房子、治疗皮肤病,最著名的用途是公元7世纪应用在军事上的“希腊火”。直到19世纪30年代,西方才在大规模开采的基础上形成石油炼制工业(与电信技术发展时点基本同步),石油作为除了煤之外的更加重要的化石能源,不仅仅是燃烧提供动力,还是重化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于是石油与煤炭并列成为能源的主角并逐渐超越了煤炭的地位,特别是在交通上。
1883年,德国人戴姆勒发明了使用汽油的内燃机,引爆了交通运输的革命,开启了石油时代。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这是真正烧汽油的汽车,使陆地运输从有轨时代进入无轨时代,促进了富人与穷人居住地的分化——拥有汽车的富人开始远离市中心住到郊区的别墅,而穷人只能住在市中心,这正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中国也是如此。1925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纽约至旧金山)在美国诞生,使汽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1964年,日本新干线高铁诞生,达到时速300KM/H,开启了铁路运输的新时代。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开启了陆地运输、海洋运输之外的空中运输时代。飞机的发明在近代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划时代意义,可以说没有飞机就没有全球化。至此,人类已经能够在陆海空自由通行,完全征服了空间。
电力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资料的进一步集中,能源的使用也变为可集中制造、分散应用的金字塔状态,资本推动和技术驱动下的流水线大规模制造成为创造物质文明的主要模式。同时,随着机器结构的越来越复杂,机器控制方式也逐渐从由人控制过渡到通过电气设备自动控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力代替人的体力的基础上,又逐步实现了对人的脑力的替代。手工业者几乎消失,工人大幅增加,管理者和服务者角色开始涌现。

数字技术、晶体管和新能源应用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

1946年,美国发明了计算机,正式宣告了数字时代的到来。最初的计算机过于笨重,一台计算机有一座楼房那么大,根源在于体积庞大的电子管的使用。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从而使此后计算机上集成电路的应用成为可能。
计算机诞生后立刻就被应用在工业领域上,1947年美国就开始研究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制造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前后用了5年的时间,到195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从而引发了工业母机的一场“数字控制革命”。工业母机的革命直接带动了机械制造和控制系统的革命,使“制造”的功能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精度及效率水平大大提高,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1955年,美国摩托罗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寻呼机,当时是在医院用于呼叫医生护士;1973年,还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移动电话(即手机),当时个头很大,有3公斤重,但这也是划时代的创举,使随时随地的语音交流成为可能;后来到了1987年,轻型手机诞生(即传说中的90年代港台电影中常见的大砖头),但也有0.75公斤重,携带还是不方便;到了1996年,手机终于减重至0.1公斤,完全做到了便携,于是开始广泛普及,进一步加速了整个世界的信息交流。而在此前的1992年,英国工程师尼尔·帕普沃斯发出的全球第一条文字短信“圣诞快乐!”,也使手机具备了初级的文字交流功能。
网络技术几乎与语音通信技术向纵深发展的时点同步,早在1969年(正是人类在月球上漫步的那一年),美国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就启用了阿帕网(即ARPA),是第一个连接不同类型计算机的网络,名义上用于全球130个标准地震台监测的数据传输,实际上是用于监测地下核试验——这正是现代互联网的鼻祖(据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信息的超远距传输离不开光纤。1966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高锟发表了一篇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此后其设想逐步变成现实,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命。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正是光纤的应用使国际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跨洲传输成为可能。
1987年,第一封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发出;1990年,“WWW”万维网开始在全球应用起来,于是全地球人通过万维网实现了异地互联,其产生的影响比当年的印刷术有过之而无不及。至此,信息交流模式终于完成了“从个体的单向传播,到集体的多维反馈,再到互联的任意沟通”的进化,全地球人的大脑通过互联网共同形成了一个超级大脑,信息交流速度以几何级数不断增长;可以说过去虽有天才但未必全能,现在集思广益的团队能力不亚于天才(现在时髦的名称叫做“众包”,又称为“群体创造”),且完全有条件能够实现天才的想法了。
在互联网走向民用的同时,计算机也从大型机到小型机再到个人电脑(台式机),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接着笔记本电脑的诞生又进一步增强了计算机的便携性,然后顺理成章掌上电脑(PDA)开始出现。到了2000年,终于掌上电脑与手机合二为一——以带有操作系统为标志的智能手机走上历史舞台,起初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毕竟在硬件上仍存在较大局限,但随着处理器、存储、GPS定位、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火遍全球,移动互联成为时下最时髦的字眼,充分体现了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完美结合。至此,人类终于可以“随时(7*24)随地(哪怕在太空)”互联交流,在发明飞机完全征服空间之后,又通过智能手机完全征服了时间。

20132161591999

在20世纪末期,人类已经意识到,传统的“碳基”能源已日渐枯竭,人类步入了“后碳时代”,能源替代迫在眉睫。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迅速崛起,在技术层面很容易就解决了能源的产生问题,但在能源的传输和存储上仍存在较大障碍,即新能源产生电力的并网和存储问题。互联网的应用给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很大的启发,从而提出了“从信息互联网到能源互联网”的思路,即将来的能源传输也像现在的信息传输一样方便——未来每个建筑的外表面都安装有可再生能源设备(如太阳能发电板、风能发电机等),在供给自家能源的同时,多余的能源通过网络“上传”至能源储存站,储存站使用氢或其他存贮技术将间歇式能源转化存储;当然,如果自家能源不足的话,也可以从储存站“下载”能源,就像现在下载一个软件那么简单……作者认为“解决了能源问题就解决了一切”,将其称为“分布式扁平化能源革命”,能源可以分散制造、分散使用,权力和贸易从集中走向分散式合作,社会资本成为推动发展的主流,产品制造从大规模生产到个性化定制甚至自制(必须以三维打印机的广泛应用为基础),从而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会和生活。
数字时代还促成了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现在几乎所有的机器设备都从原来的模拟量控制转向数字控制,继而在不久的将来纷纷搭载人工智能使之愈发智能化。智能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彻底摆脱对人的依赖,随着机器智能程度的提高,工人这个角色可能会从历史上彻底消失,再然后是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也会逐渐被机器替代,人类世界完全由机器“自动”提供服务……人类的生活方式有了根本的转变,即从“活着为了工作”变为“活着为了玩乐”,因为人类已经无所事事,物质极大丰富,不玩乐毋宁死啊!

货币发展与工业革命

在工业革命产生的商业需求中,货币的演变也是举足轻重的,灵活方便的货币大大提高了商业流通效率。货币的演变经历了自然时代、人工时代、信用时代三个阶段:
在原始社会,商品买卖主要是物物交换,后来到奴隶社会过渡到实物货币(即自然货币时代),以中国为例,公元前2000年的夏朝就用贝壳等稀有物作为货币,到了公元前7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铸币(金属货币),进入到人工货币时代。到公元1023年,北宋太守张咏发明了印制的“交子”来代替金属货币,标志着进入了金属本位信用货币时代(金本位是到1971年才停止的)。
公元1580年,世界上第一家银行在威尼斯成立,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准备了优秀的货币流通环境;到18世纪末,西方大银行纷纷出现,有力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纸币开始占主导地位;时至今日,属于电子货币的银行卡、网银等已经十分普及,货币流通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破解“李约瑟难题”之我见

“李约瑟难题”的内容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关于“李约瑟难题”,网上已经有相当多的讨论,各种答案汗牛充栋。我的见解与主流意见颇不相同,我认为其根源在于文字,但又与网上部分人所持的“文字决定论”(意指汉字是“会意”表达需要理解,字母是“表音”表达更加直接)有区别——我认为主要是文字的“好用性”决定了信息交流效率,特别是多对多的交流效率,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汉字。中国的汉字经过多次演变,从古字到小篆再到隶楷,应该说可学性已经很强,但毕竟是象形文字,字形太多非常不利于活字印刷,因此也就难以低成本大面积推广传播。反观西方的字母体系,一共就26个,算上大小写及各类标点符号(含数字和数学符号)也不超过100个,极其好用,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另一方面是数字。中国的数字限于算筹,虽然作为十进制已经比较先进,但并不利于书写演算,仅限于加减乘除(包括后来的算盘),试想谁能从算筹上整出高等数学来?反观阿拉伯数字,简洁好用已到极致,导致数学的教学非常容易普及,促进了数学体系的提升。
让我们看看公元15世纪这个重要时点。阿拉伯数字15世纪在欧洲普及,13-14世纪传到中国时可惜没有被采用……英文字母的成熟期恰恰就在欧洲中世纪(公元500年—1500年)末期,当时已经有24个字母了;更妙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恰恰都是在15世纪左右传到欧洲,字母、数字以其便于活字印刷的优势,在印刷术这个“思想炸药”的催化下,再附着在经济便宜的纸张媒介上,使知识得以迅速普及,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广度、深度和频率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呈指数速度增长,由此成就了欧洲科技的迅猛发展。
反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进了世界全人类的发展进程,甚至连印制货币都是独领风骚。假如造纸术不传到欧洲(我认为印刷术的实质是个“点子”,迟早会被发明出来,但造纸术属于“实验科学”,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能欧洲中世纪的黑暗还得再延续个几百年时间,只可惜历史不能假设。以公元15世纪为节点,在那以后中国还延续着以往的发展节奏,在既有的象形文字和算筹体系下,空有纸张和印刷术而难以实现知识普及(似乎印刷术在小说传播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更遑论大面积的深度的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有限的思想交流都被局限在少数文人墨客官吏身上,有限的技术交流局限在少数有“文化”的匠人身上且难以传承,更不用说发扬了。中国的知识交流速度基本没变,西方的知识交流速度却在陡增,于是二者形势逆转,又经过了2个多世纪的时间,西方在大量知识积累的情况下终于量变到质变,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此时适逢中国的清朝正在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结果又进一步降低了信息交流效率,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中国已经基本上没有了追赶的可能。直到20世纪末,激光照排的出现才使汉字的出版走出了金属字摸的阴影,但此时早已是无力回天了。

结束语

纵观这三次工业革命,都是信息技术革命率先起步,通过人类思想的不断交流,酝酿发展一段时期,催生出若干科技革命,然后在新型能源诞生的重要时点,信息革命、科技革命、能源革命三者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发生裂变反应,爆发出工业革命;随后前次的工业革命又为后面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周而复始。在三次工业革命中,新型媒体工具的诞生解决了信息流问题(尤其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新型交通工具的诞生解决了物流问题(指汽车、火车和飞机),新型货币的诞生解决了资金流问题(尤其是电子货币),“三流合一”迸发出最高的效率来。说句题外话,从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首次提出,到2007年10月十七大提出的“两化融合”,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对信息革命与工业革命关系把握的准确性与前瞻性。
我们目前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初期,移动互联与新能源正在带着我们走向不可预知的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也许信息交流的媒介会从现在的语言文字层面深化至思维电波层面,按照“信息交流效率决定人类发展速度”这个准则去判断,未来究竟会怎样?真的是不可想象。越是不可想象,越是令人向往。让我们张开双臂,去尽情拥抱即将到来的“活着为了玩乐”的新时代吧!

附件1:牛人用几句话概括《第三次工业革命》

1、历史上,新型通信技术与新型能源系统的结合预示着重大经济转型时代的来临:
——第一次工业革命:煤炭-蒸汽动力-火车+印刷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内燃机-汽车+电信技术
——第三次工业革命:可再生能源+互联网技术
2、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
——向可再生能源转型(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氢燃料、城市废物;核能与生物能存疑)
——将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
——使用氢及其他存贮技术存储间歇式能源
——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电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可上传下载能源
——运输工具所需能源与共享电网平台对接
3、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使权力和贸易从集中走向分散式合作,从而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从分散式合作想吧)
4、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状况,及其带来的洲际化政治经济发展趋势
5、作者是《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的作者

附件2: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1900~1995),英国伦敦人,著名生物化学专家、汉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数次来到中国,先后任英国驻华科学参赞,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1946年赴巴黎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主任。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28卷册、《化学胚胎学》《中国科学》《科学前哨》及《中国神针:针灸史及基本原理》等。
李约瑟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抢了先机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李约瑟在数十册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以大量的史料证明:“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欧洲经历了一千年宗教的黑暗时期,希腊、罗马的古代典籍也被欧洲中世纪的焚书毁灭,欧洲从阿拉伯帝国保存的希腊、罗马古籍复兴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消化吸收了中华文明的科技与产业、体制与文艺等成就,从而诞生了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全球化地球文明。从马可·波罗游记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与研究东方文明。从1643年牛顿诞生到1765年瓦特蒸汽机开启工业革命、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欧美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然而,1840年的中国却进入了鸦片战争时期。1840年前后,英国的机器化生产已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47年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建立,开启了电气化时代。从马可·波罗的诞生到工业革命电气化的开始,欧洲经历了约600年的努力终于彻底超过了中国。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起源问题。
“李约瑟难题”很耐人寻味,它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花费了多年时间与大量精力,一直努力地试图寻求这个难题的谜底。虽然他所寻求的答案还缺乏系统和深刻,就连他自己也不甚满意,但却为我们留下了探索的足迹,为这个难题的解答提供了有价值的思维成果。
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
与“李约瑟难题”齐名的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附件3:字母的起源及演变

字母是人类最平凡也最伟大的发明。如果没有字母,今天的全球化生活几乎不可想象。许多人认为,字母是欧洲人发明的;错了,字母是亚洲人发明的。许多人认为,字母的发明晚于汉字;错了,字母的发明跟甲骨文属于同一时代(即3500年前的商代)。
1、起源于地中海东岸的比拨罗
地中海东岸的亚洲地区(叙利亚—巴勒斯坦,西奈半岛)和地中海东部的岛屿(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等)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母发祥地。这里出土了多种古代字母。大都残缺不全,多半尚未解读,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有待考证。其中一种,在已经解读的各种字母中年代最古(公元前1100年),出土于地中海东岸的比拨罗地方(在现今黎巴嫩)——它是一块墓碑铭文,叫做阿希拉姆国王墓碑。这种字母成熟于公元前1500年前。学者们认为它虽然不是字母的始祖,但肯定是字母的高祖。它被命名为比拔罗字母。今天世界上的所有字母,大都直接或间接传承于它,少数借意于它而自定符号形体。
地中海东岸在古代是一条文化走廊,东面有两河流域的丁头宇文化,西南有尼罗河流域的圣书字文化,两地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就有成熟的文字。但是这两种文字都复杂而繁难,只有当地王国的职业文人,用毕生精力来学习,方能够掌握。
2、发明于从事海上贸易的腓尼基人
地中海东岸地区和东部的海上岛屿,手工业发达,商业繁盛,发展出最早的商业文化。字母是商业文化的产物。字母不是一天之内突然创造出来的,而是在原有文字的母胎中孕育了两千年后脱胎诞生的。
比拨罗一带的居民,古代称为腓尼基人,是海上的贸易商人。腓尼基的意思是“紫红之国”,为什么呢?原来是在当时的埃及、巴比伦、赫梯以及希腊的贵族和僧侣,都喜欢穿紫红色的袍子,可是,这种颜色很容易退去。他们都注意到,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一些人总是穿着鲜亮的紫红色衣服,似乎他们的衣服总也不会退色,即使衣服穿破了,颜色也跟新的时候一样。所以大家把地中海东岸的这些居民叫做“紫红色的人”,即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能生产这种绛红颜料源于一件偶然的事情。  据说,有个腓尼基牧人,有一天从海边拿回一大堆的海螺,煮好之后,他扔了几个给他的猎狗,猎狗衔了一个使劲地一咬,顿时嘴里和鼻子上都溅满了鲜红的汁水。牧人开始以为狗嘴巴被螺壳扎破了,急忙用清水给它洗伤。可是洗完之后,狗脸上仍然是一片鲜红。“这是怎么回事?”牧人自言自语地拿起贝壳仔细观察,发现贝壳里面有两块鲜红的颜色。他想,如果用贝壳里的颜色染布,一定会不掉颜色。他又捡回一大堆这种海螺,将贝壳砸碎,放在水里熬,果然熬出了一种紫红色的染料。从此,那里的人争着到海里去捕捞这种海螺,用它的贝壳做成鲜红色的颜料,然后用来染布。这种紫红色的布受到地中海沿岸许多国家人民的欢迎,许多腓尼基人靠贩卖染料、布匹发了财,他们也渐渐放弃了农业生产,以经商为业。在当时,腓尼基商人的足迹遍及地中海南北各个海港。
腓尼基人常年出海,需要简单的记账文字,没有功夫十年寒窗学习繁难的丁头字或圣书字(楔形文字)。大约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个字母(无元音)。这是腓尼基人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他们借用原有文字中的表音符号,加以简化和改变,用来记录商品名称和买卖账目。年深月久,你造我改,我改你用,渐渐形成了有系统的字母符号。圣书字中间原来就有表声符号,表示辅音是稳定的,表示元音是可变的。在腓尼基人的语言里,辅音是区别意义的主要条件,元音因语法而随时变化。借用圣书字的表声符号,最适合于书写腓尼基的语言。字母开始借意于圣书字,但是字母形体不一定来源于圣书字。比拔罗字母以及它的许多后裔字母,都是只有辅音字母,没有元音字母。这种字母被称为辅音字母。
相传,有一个叫卡德穆斯的腓尼基木匠,是远近皆知的聪明人。有一次,他在别人家里干活,需要一件工具,恰好忘记带来了。他随手拿起一片木头,用刀在上划了点什么,然后让一个奴隶送给在家中的妻子。卡德穆斯妻子看了木片,什么都没说,就递给了奴隶一件工具。奴隶惊呆了,认为他的主人是在用一种神秘的方式,通过木片上表示出他需要的东西。据说,卡德穆斯在木片上划的就是腓尼基第一次出现的字母文字。许多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来向卡德穆斯求教,卡德穆斯就将他发明的字母文字教给了其它人。这样腓尼基字母就逐渐传播开来。
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腊字母,后者又发展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所有西方国家字母的基础。在东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亚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莱、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国的维吾尔、蒙古、满文字母也是由此演化而来。
据考证,腓尼基字母主要是依据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制定的。在古埃及,“A”是表示“牛头”的图画;“B”是表示“家”或“院子”的图画;“C”和“G”是表示“曲尺”的图画;“D”是表示“门扇”的图画;“E”是表示一个“举起双手叫喊的人”的图画;“F”、“V”、“Y”是表示“棍棒”或“支棒”的图画;“H”是表示“一节麻丝卷”的图画;“I”是表示“展开的手”的图画;“K”是表示“手掌”的图画;“M”是表示“水”的图画;“N”是表示“蛇”的图画;“O”是表示“眼睛”的图画;“P”是表示“嘴巴”的图画;“Q”是表示“绳圈”的图画;“R”是表示“人头”的图画;“S”和“X”是表示“丘陵地”或“鱼”的图画;“T”是表示“竖十字型”的图画;“Z”是表示“撬”或“箭”的图画。公元前2世纪时,拉丁字母已包括了这23个字母。后来,为了雕刻和手写的方便,并为了使元音的“V”和辅音的“V”相区别,便把原来的“V”的下方改成圆形而定为元音“U”;又把两个“V”连起来变出了一个做辅音用的“W”,这个“W”的出现已是11世纪的事了。后来人们又把“I”稍稍变化而另创出一个辅音字母“J”。这样,原来的23个字母再加上“U”、“W”、“J”三个字母,就构成了26个字母的字母表了。中世纪时,拉丁字母基本定型,后世西方文字(当然也包括英文)都是由它演变而来。

3、传播于宗教
原始文字都是在不同的地点各自独立创造的。字母则不然,它是在一个源头成熟以后,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的。由于易学便用,字母受到了一切需要文字的民族的欢迎。
在古代,宗教是文化的主体。产生宗教的地区就在产生字母的地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以叙利亚—巴勒斯坦为发源地。“字母跟着宗教走”,宗教传到哪里,字母也传到哪里,繁衍分化,形成一个字母的大家庭。字母的传播有三个主要方向:一是向东,成为阿拉伯字母系统和印度字母系统;二是向南,成为撒巴字母系统;三是向西,成为迦南一腓尼基、希腊和拉丁字母系统。

附件4 数字的起源及演变

古人最初不会记数,只模糊知道数字的三种状态:一样、多、少,所以只能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借助物品来记数:开始是用实物(如石头),后来是在树皮上刻道,再后来是结绳记数(即传说中会计的起源),最后发展为记数符号。
古代记数符号主要分为四种:
——巴比伦数字(用倒三角表示)
——罗马数字(右加左减)
——中国数字(算筹)
——阿拉伯数字
中国古代的算筹记数法起源于距今3500年前商代的占卜,与腓尼基人发明字母的时代相近。中国古代的算筹记数法是十进位制的(大约来自于手指之和,毕竟脚趾用起来不方便),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把它与世界其他古老民族的记数法作一比较,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古罗马的数字系统没有位值制,只有若干基本符号,如要记稍大一点的数目就相当繁难。古美洲玛雅人虽然懂得位值制,但用的是20进位(大约是来自于手指与脚趾之和?);古巴比伦人也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60进位。20进位至少需要19个数码,60进位则需要59个数码,这就使记数和运算变得十分繁复,远不如只用9个数码便可表示任意自然数的十进位制来得简捷方便。中国古代数学之所以在计算方面取得许多卓越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这一符合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马克思在他的《数学手稿》一书中称十进位记数法为“最妙的发明之一”,确实是一点也不过分。由此可以推断,应用十进制算筹计数法的中国古代数学,有力促进了重大发明创新的形成,继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数字没有诞生之前,古人曾用字母来表示数字。例如,圣歌诗CXIX就附有希伯来文字母作为标记号码,而公元前8世纪的《伊利亚特》一书就用希腊文字母作标记号码。借助这各种各样的进位方法,古代算术做出了巨大成绩。然而所有这些进位法比起现代的进位法来是极不适用的,只要写一写MMDCLXIX和乘以 CCCXLVIII就可以说明,因此我们丝毫也不会忘记确信我们的数字的优越性。
就像英文字母不是英国人发明的一样,阿拉伯数字也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源于古印度。公元3世纪,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古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10这个数字。这个原则实际也是数学计算的基础。罗马的计数只有到Ⅴ(即5)的数字,Ⅹ(即10)以内的数字则由Ⅴ(5)和其它数字组合起来。Ⅹ是两个Ⅴ的组合,同一数字符号根据它与其他数字符号位置关系而具有不同的量。这样就开始有了数字位置的概念,在数学上这个重要的贡献应归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
公元5世纪,随着经济、文化以及佛教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两百年后,团结在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从非洲到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国。后来,这个伊斯兰大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各代君王都奖励文化和艺术,所以两国的首都都非常繁荣,而其中特别繁华的是东都——巴格达,西来的希腊文化、东来的印度文化都汇集到这里来了。阿拉伯人将两种文化理解消化,从而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于是设法吸收这些数字。公元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即现在用的计算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去做生意。
公元8世纪,印度数字中表示零的“点号”逐渐演变为圆,也就是现在的“0”。用圆圈表示零,是数学史的一大发明。“0”的起源深受佛教大乘空宗的影响,大乘空宗流行于公元三至六世纪的古代印度。恰正是在它流行后期,在印度产生了新的整数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规定出十个数字的符号。以前计算到十数时空位加一点,用“.”表示,这时发明了“0”来代替。“0”的梵文名称为Sunya,汉语音译为“舜若”或“首那”,意译为“空”。0乘以任何一个数,都使这个数变成0。大乘空宗由印度龙树及其弟子提婆所创立,强调“一切皆空”。0的这一特殊就反映了“一切皆空”这一命题所留下的痕迹。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也是解析几何中笛卡儿坐标轴上的原点。没有0也就没有原点,也就没有了坐标系,几何学大厦就会分崩离析。这种认识,同样有可能受了大乘空宗的启发。大乘空宗的“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原点,是佛教认识万事万物的根本出发点。大乘空宗认为,无论是正面的天堂还是反面的地狱,不管是天神或是魔鬼,都不免入相,脱离不了轮回之苦。天神享尽福报,照样会堕入畜生道或饿鬼道,也有可能走向自己对立面而成为魔。大乘佛教说“空”道“有”,都强调不可执著。这种说法与0在数学上的特殊表述,在哲学上有其相同之处。
后来,阿拉伯人把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公元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正式采用了这些符号和体系。至13世纪,在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费婆拿契的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到公元15世纪时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那时的阿拉伯数字的形状与现代的阿拉伯数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较接近而已,为使它们变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书写方式,又有许多数学家花费了不少心血。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但却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向西方的,这就是后来人们误解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原因。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大约是公元13至14世纪。由于中国已经习惯使用算筹计数法,写起来也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中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20世纪初,随着中国对国外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中国才开始慢慢使用,至今只有100多年的应用推广历史。

2012年10月15日初稿于上海
2012年10月21日再稿于沈阳
2013年2月14日三稿于沈阳

注:全文大量引用了百度搜索、百度百科获得的结果,并未做深入考据,因此其严谨性有待商榷

有什么想法,说两句吧